北京四中的宽容与包容

太阳高照,万里晴空,在府右街南口。一个农村打扮的小伙子,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由南向北猛跑。尽管浑身是汗,气喘吁吁,仍在玩命的跑。中南海西门,北大医院南门,西什库大教堂,一一向后退去,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到达目的地:位于西什库后库的北京市第四中学校。

这个奔跑的小伙子就是我。

事情发生在六十六年前,即1952年,北京市高中招生考试的第二天,吃完午饭,我从崇文门外花儿市上四条出发。到四中参加最后一科的考试,可能破车加上天热,在府右街南口,后轮爆胎了,于是,就发生了前述的推车快跑的一幕。就这样的跑,也没自行车快,昨天按时到了考场,今天却迟到了,被监考老师挡在了门外,当时我头嗡的一声像爆炸了一样。我只好请求老师让我进考场,说从农村来京多么不容易,自行车爆胎很意外,到现在还没人交卷,不会作弊……老师终于同意我入场考试了。当时我喜出望外,飞快地写,找容易的先写,没答完,就交卷了。

出了考场,百感交集:既感激老师的宽容,即使这一门不及格,也给总分加上几十分,又担心落榜,因为考生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可谓藏龙卧虎,这一门考砸了,可能名落孙山。老家是冀中平原的饶阳县大曹庄村。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既有京九铁路,又有大广高速公路,来京从大曹庄步行,十公里到深县,再坐烧劈材的大卡车,在前么头火车站下车。改坐火车,到石家庄倒车,由京广线到前门站,考试完的第二天,我就沿此路线的反方向回了老家万万想不到,从邮局寄来的光明日报上知道,我被四中录取了。当时高兴得跳了起来,除了感谢那位监考老师外,也感激报名时宽容了我的另一位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到四中报名参加考试时。因为乡下初中没有学外语,可以免试,但要有证明,老师告诉我,在北京找个工作人员,让他开个证明。并盖他单位的公章就可以了。手续办过后,交到报名处,老师看过一遍,怀疑的问:“是本单位开的是吗?”我硬着头皮说:“是”。怎么把自己单位名字写错了,递给我一看,“工商局”写成了“公商局”。我只好把经过讲了,在工商局找到一个老乡,请他开个证明,他说他很忙,让我们自己写,然后他盖公章,我还多了个心眼,自己开毕竟会让人看出来,请织襪子的本家哥哥写吧。写完后到工商局盖了公章,本家哥哥小学四年级没读完,把字写错了,老师笑着说:“就用它吧,不用再改了,以后注意凡事都不能马虎。”老师原谅了我。

9月开学以后,心想:不会京腔说一口老家话,让人笑话。没想到个个南腔北调,谁也甭笑话谁,不到50个人,有五名从印尼归国华侨,还有一名泰国回国学习的。除我们河北省十几个县的人外,还有黑龙江哈尔滨的,山东周村的,河南洛阳的,江苏徐州的,以及察哈尔省张家口的。河北人数最多:冀东乐亭县,冀南南嵩县,冀西行唐县,冀中有七个县,我是饶阳县,此外还有深泽县,高阳县,蠡县,献县,定州,深州,之所以罗列这么多地方,说明四中的校领导视野多么深远,胸怀多么开阔,包容的度量多么伟大。

校友   刘占毅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