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葵 | 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陪你读《楚辞》

读《楚辞》,我们读什么?

楚辞,顾名思义,即楚地文辞。本书原绪言,对“楚辞”的产生,对《楚辞》作为一部文学总集的形成,以及它的性质、内容、作者、影响等,所述甚详,反映了当时《楚辞》研究的最高水平,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值得悉心领会。

《楚辞》犹如奔腾于华夏大地的万里长江,亘古弥新。屈原是《楚辞》最重要的作者,也是文学史上走进我们视野的第一位中华民族伟大诗人。

因而也可以说,读《楚辞》主要是读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

屈原,名平,字原,楚之同姓(楚之王族本姓芈,后乃有屈、景等氏,都是楚之同姓)。他大约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威王时期,楚国疆域最广,国力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秦国国力猛增,迈开了夺取天下的步伐,与楚国对峙。

但威王的继任者怀王(约前355—前296)在抗秦政策上进退失据,失地受辱。任职左徒的屈原劝谏无果,反遭谗陷,被贬为三闾大夫,流放南方。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怀王客死秦国,屈原再次流放。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下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屈原闻讯后投汨罗江而死。

读《楚辞》,我们怎么读?


【1】首重“诵读”

反复诵读,必有感悟,这是前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比如《九章》中的《涉江》,多用第一人称代词,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有时用“余”,有时用“吾”,如果反复诵读,就会发现意味并不一样。朱熹曾就此发表感言:“此篇‘余’‘吾’并称,详其文义,‘余’平而‘吾’倨。”

我们若仔细品读便不难体会到,读“余”的地方,多以叙述为主,语气平缓,如“余幼好此奇服兮”“旦余济乎江湘”“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等等;而用“吾”的地方,多语气高昂强烈,如“吾方高驰而不顾”“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反复诵读(最好是吟咏),感悟必深,甚至可以读出诗人的音貌与个性。

《楚辞》多古字古音,初读时往往因文辞生涩而感到佶屈聱牙,但借助注释渐渐熟悉后,反复诵读,就会被其浪漫无边的想象,缠绵悱恻的情思,冲决一切羁绊的酣畅所打动。

法国诗人瓦雷里说:“宁愿我的诗一个人读一千遍,也不愿被一千个人只读一遍。”想来,屈原也愿意我们反复诵读,在涵咏中走近他、理解他吧。

或许我们还会像司马迁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或在亲临汨罗江那文化现场时,“想见其为人”,看到峨冠博带的屈子向我们走来。


【2】读屈原的高尚人格,不朽精神

读《楚辞》可各取所需。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说:“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艷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这就是说,从中汲取广大精深的思想,搜猎美丽的文辞,向往其山川状物,捡拾其美人芳草,是因人而异的。从包容的角度讲,确乎不必分其高下。

但纵观《楚辞》的阅读历史,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有节操之坚执,哪里就有屈子的英魂。

屈原作品既是安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壮志难酬的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也是砥砺志士仁人竭忠尽志、坚贞操守的金石。

难怪高标自傲的苏轼会生发这样的感慨:“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苏轼是屈原的知音,他对屈原的高尚人格与不朽精神,显然万分倾倒。

司马迁或许是屈原的第一个伟大知音。

《屈原列传》是《史记》中抒情性最强的篇章,读《离骚》前,不妨读读《屈原列传》

这里不仅记录了屈原的遭遇——谗谄蔽明,贤愚易位,小人得志,英俊沉沦,且更像是深味屈大夫忧愁幽思的知己所写的《离骚》序文。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太史公对屈原为人与辞章的高度评价,于至洁中见狷介与血性,自郁结处更发愤以抒情。

太史公说《离骚》之“志”是“存君兴国”之志,“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这正道出了《离骚》顿挫再三、反复致意的写作特色。

《离骚》在情节上不避重复,求女三次,问卜两次。上叩天阍,天阍不开;转求下界美女。求宓妃,中途违弃;求有娀之佚女,苦无良媒;求有虞之二姚,理弱媒拙。问卦灵氛,灵氛劝其离国;再问巫咸,巫咸催其上路。其曲折经历在写法上虽有变换,但意旨相近,让我们痛感一次次周旋迫切而无所容身的苦境。

《离骚》中句意的重复更是多有所见,如“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还有“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览余初其犹未悔”等等。

恰是这重复,让人感受到屈子挥之不去的沉忧隐痛与不改初衷的坚定志节。

《离骚》

而《离骚》中出现的语句,在《九章》中亦有呼应,其思君念国、坚贞自守、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在《九章》各篇中都有了更彰明的陈说。

我们现在常说“不改初心”,屈原堪称初心不改、持坚守白的典范。

《九章》中的《橘颂》是屈原早年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典型的咏物诗。诗中尽情描摹了橘的外在姿态与内在品质,借对橘的礼赞,彰显了诗人所秉持的操守与志向。

橘的“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正是屈原精神世界的写照。

在学士周游列国、策士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屈原所坚守的“独立不迁”,分外显得可贵。

这份参配天地的清贞正直,正如他在流放途中的吟咏:“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在被疑为“临绝之音”的《怀沙》中,他仍旧屹然无惧:“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屈原的不改初心,贯穿其艰难而漫长的一生,足为万世师表。

而《离骚》中出现的语句,在《九章》中亦有呼应,其思君念国、坚贞自守、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在《九章》各篇中都有了更彰明的陈说。

我们现在常说“不改初心”,屈原堪称初心不改、持坚守白的典范。

《九章》中的《橘颂》是屈原早年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典型的咏物诗。诗中尽情描摹了橘的外在姿态与内在品质,借对橘的礼赞,彰显了诗人所秉持的操守与志向。

橘的“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正是屈原精神世界的写照。

在学士周游列国、策士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屈原所坚守的“独立不迁”,分外显得可贵。

这份参配天地的清贞正直,正如他在流放途中的吟咏:“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在被疑为“临绝之音”的《怀沙》中,他仍旧屹然无惧:“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屈原的不改初心,贯穿其艰难而漫长的一生,足为万世师表。


【3】领略《楚辞》的文学价值

对屈原的伟大精神,我们要全情投入地去感知,领略《楚辞》的文学价值,同样需要如此。这样,我们就能体会到那无可遏止的生命律动,那绮丽非凡的天才想象,那无与伦比的卓异创造。

比如《九歌》,反复诵读之下,定会被屈子引进一个神奇世界。那里,或富丽堂皇,或芳菲神秘,天神地祇正逐一冉冉而至。

我们仿佛置身于人神交融、深情绵缈之境。

这里有乘驾玄云,呼风唤雨,灵衣被被,玉佩陆离,掌管人间生死的大司命;也有温柔多情,荷衣蕙带,儵来忽逝,手抚彗星,持剑护婴的少司命;有驾龙輈,载云旗,冉冉东升,将幽暗天空映照得一派光明的东君,从丽影当空到金乌西坠,一刻不息地运行;也有乘车驾龙,与恋人冲风扬波、浩荡昂扬的河伯,逆流而上之后,再顺流而下,终执手怅然相别……

这大概就是刘勰所说的“绮靡以伤情”的况味吧。

《九歌》

有人曾这样谈我国神话的特色:神话里的英雄,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战斗,勇于牺牲,舍己为人,自强不息,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沧海等等。如果说这是指北方神话,那大体是不错的。

但我们细读《九歌》就会发现,在南方环境中孕育出的神话又有了另一番风貌。

《九歌》中那些缠绵哀艳的唱辞,无不演绎着忧凄怅惘的悲剧故事。

在赞美神的同时,更表现了人神交接的艰难:

《大司命》中的思而生愁;《少司命》中的爱而不得;《东君》的太息低徊;《河伯》的凄然而别;《云中君》的劳心忡忡;更有《湘君》《湘夫人》之间不断的彼此错过,相会无缘;最令人心伤的就是《山鬼》中那个含睇宜笑、一片痴情的山中女神。

她满怀幸福的憧憬,独自穿林越谷,赶来赴约了。她登高远望,痴立山巅,却久候不遇;脚下乱云浮动,天色阴霾无光,冷风苦雨交加,木萧猿哀凄厉,炽烈的爱火终被冰冷的现实熄灭。

真是“石磊磊”“葛曼曼”“雷填填”“雨冥冥”“猿啾啾”“风飒飒”“木萧萧”,一切都渲染出“人惨惨”。

我们在随自然女神——山鬼的情感起伏不定的同时,会自然生出对这苦恋者的深刻同情。除了爱而不得的失落,还有“时不我与”的紧迫,世莫能知的孤独,都增添了《九歌》哀怨凄恻的悲剧氛围。

《九辩》

《九歌》中的这种独特美质,集中体现了《楚辞》所承载的民间短歌的某种优美风格。既有清新脱俗、玲珑剔透的典雅,又在微吟轻歌中透露出难以掩抑的忧愁感伤。应该说,正是这种对悲剧的自觉体验和敏锐捕捉,使得中国文化在温柔敦厚和放任自然之外,别具了一种深沉忧郁的凄艳色彩。

这种美质,被后来的宋玉、景差等继承。

宋玉的《九辩》被鲁迅先生誉为“凄怨之音,实为独绝”(《汉文学史纲要》)。他借草木摇落、燕鸟辞归、寒蝉噤声、鹍鸡啁哳、蟋蟀哀鸣,来映衬失意者的“蓄怨”“积思”,情景交融发挥到极致,形成了“悲秋”传统。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诗)“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诗),都是“悲秋”名句。从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诗作中,都不难看到屈宋的影响。

《楚辞》的文学价值,于此可见一斑。 

本文为刘葵老师为《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楚辞》所作导言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刘 葵
编辑|范小彤
审核|李一川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