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起数码相机来说,针孔相机的拍摄要麻烦很多,需要两三个人的参与共同合作完成。
首先针孔相机是没有取景器的,我们只能大致的估计拍摄出来的风景,想象那个心中的画面。其次因为针孔相机的通光量特别的少,所以一般需要几秒到十几秒的曝光时间,为了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是清晰的,需要一个同学全程扶着相机确保它是不抖的。除此之外,曝光的时间在每次拍摄的时候需要手动的测量,因此需要一位同学来进行测光,读出需要曝光的时间。最后需要一位同学来控制相机的快门,通过把遮挡的纸片拉开实现曝光,等时间到了要迅速把纸片推回去结束曝光,要求眼疾手快动作轻。每一张照片的都是由多人的合作完成的,任何一人出现失误和偏差都会导致照片的失败,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的提心吊胆。我们深怕因为操作上的不成熟毁掉孩子们心里的摄影梦。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题材问题,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摄影,没有什么想要拍摄,最开始问大家想要拍摄什么的时候,大家是一片沉默的。
于是我们试图启发他们:“摄影的题材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无论是什么都可以成为镜头的猎物,无论是你认为美丽的,亦或是你认为丑陋的,无论是你所深爱的,甚至是你憎恨的……一切都有同等的被记录的价值,关键在于你们的内心是怎么样想的。因此,拍摄的题材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雨后的篮球场,可以是一只羊,一朵花,甚至可以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 我们也告诉他们,希望他们留下一些影像,将来10年或者20年以后,还能够回想起这片校园,还可以以他们自己的家乡而自豪。
同学们很快活跃起来,我们的小队就这样游走在金黄色的校园里,我们边走边问:
有没有同学想给树拍照啊?没—————有!!!!!
有没有同学想给教学楼拍照啊?
没—————有!!!!!
那有没有同学想给篮球场拍照的啊?
有—————!!!!!!
他们真是可爱极了,完全把今天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们为了保持照片的质量,像狙击手一样趴在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拍摄的目标。
冲洗胶片
傍晚,他们回到学校里的化学实验室,开始准备冲洗刚刚拍好的胶片。刘畅主要负责冲洗课,他要试图让大家清楚冲洗的流程,同时能让所以同学体验到冲洗胶片的乐趣。
以下是他的讲述:
“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没有灯光照明,一片漆黑。我用摄影用的补光灯照明,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开始了冲洗的工作。冲洗的过程并不很复杂,首先是冲洗液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将显影液加热到37.8摄氏度,漂白液和定影液分别加热到40度左右。
加热的这段时间里,我需要在暗袋中将胶卷卷到片芯上,然后将胶片从胶卷背纸上撕下。开始之前,我提到这个过程可能有一点难度,因为要在一片漆黑中完成这项工作,还要保证胶片上不留下划痕和指纹,可能会有一点点风险。结果,整个过程中,所有同学都屏气凝神地看着我,一副特别认真的样子,像是在等待接生的胎儿般,实在可爱极了。
之后,我在黑板上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胶片冲洗的流程。首先加入37.8摄氏度的显影液,显影3分15秒,这个过程显影液将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显影过程中每15秒搅动5秒,最后10秒的时候,将显影液倒出,倒入漂白液。漂白时间6分30秒。接下来倒出漂白液,此时胶卷已经可以见光了,然后加水冲洗3分30秒,目的是为了冲掉漂白液,防止药液互相反应。之后加入定影液,定影过程是利用定影剂的溶解作用,把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在定影液中,定影时间6分30秒。然后,倒出定影液,不断换水水洗3分30秒,最后使用去水渍液去除水渍。
摄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但是暗房操作是一件需要严谨和耐心的工作,只有保证脑子清楚每一个步骤和具体要求,严格按照冲洗工艺中对温度、时间甚至搅拌的要求,才能够保证冲出的胶片成像质量稳定,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手忙脚乱。摄影就是一项这样的工作,它既要求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要求操作的严谨和耐心。
接下来,他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先是在暗袋中将胶卷卷到片芯上,然后将胶片从胶卷背纸上撕下,之后的操作便是6位同学一起合力完成的,同学们陆续加入显影液、漂白液、定影液,认真地冲洗、搅拌,期间他们为了打发时间还唱起了歌,昏暗的灯光下,大家就这样伴着药水的气味,哼着歌。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最后的一道水洗之后。大家屏住呼吸,将胶片从冲洗罐中取出来。此时,无论是同学们还是刘畅和施则威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冲洗过程有没有差错?上片的时候有没有折到胶片?漏光情况如何?拍摄的图像曝光有问题么?带着一系列的疑问,他们凑在灯光下,而那飘荡着药水气息的胶片就像新生的婴儿,湿漉漉的。那卷片子近乎完美,每一张照片的成像质量都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同学们也高兴得欢呼起来……”
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