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四中到乡野农村:教育何以改变家乡(上)?

2017年6月12日,北京四中的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山西、河北等地的35位中小学一线教师。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执教不同的学科,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

他们千里迢迢而来,怀着用教育改变家乡的期许,来赴这一个约定。这个约定的缘起与北京四中校园里的这群人密不可分——

 “到农村去吧,因为那里更中国”

北京四中学生乡村支教实践活动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一批北京四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赴山西、河北等地的贫困乡村地区支教。从学生自发到学校组织,学生支教活动已开展十余年,这些经历成为了学生们一生难忘的体验。

我们来了,孩子们在好奇地张望
by陈年年

乡村支教的生活与很多学生想象的不同。曾去往河北省平山县小觉中学支教的2017届学生阚箫阳这样回忆:

“正式来到校园后,在我眼前的是几栋中规中矩的、大约只有三四层样子的普通楼房建筑。不得不说,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还算是可观,至少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

但是,在硬件条件尚可的校园环境背后,他也很快发现了问题:

“在老师宣布‘上课’后,首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桌椅声;其次,就是学生们冗长而无力的‘老——师——好——’。每次听到这三个字,我觉得我感知时间流逝的神经就被麻痹,因为我找不出一丝生机。之后的每一课,我都要经历这漫长的麻痹过程。……孩子们对于老师的教导说一不二,完全遵照执行,似乎他们就是机器人,没有一点点自我的特色。这使我感到无奈,甚至惊恐。”

在无奈与惊恐之余,他不禁发出疑问:

“如果在他们的青春中,从始至终贯穿的都是这样的课堂,就算是这些孩子走出了大山,他们能摆脱那“冗长的麻痹”的束缚吗?”

乡村的孩子也谈“理想”
by陈年年

思考过后是行动,阚箫阳与他的同学一道,试图去做一些改变。他们布置了很多节活动课,陪学生们做游戏、打乒乓;教他们打篮球、教他们书法,教他们音乐,教他们折纸,甚至把四中的经典剧目《郑伯克段于鄢》搬上课堂,教学生们演戏。他们希望在这片思想相对贫瘠的土地上,种下名为“情怀”的种子。看到原本羞涩的孩子们眼里闪烁的光芒,参与支教的学生感觉到,这颗“种子”似乎开始具备发芽的潜质。

除了给予,四中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更多的是收获。

与阚箫阳同届的学生过好好也参与了支教活动,她的目的地是山西大同天镇县二十里铺小学。在那里,她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与十一个孩子朝夕相处了七天。

和孩子们“混”熟了,他们可喜欢粘着“小老师”了
by陈年年

在支教总结中,她一个一个地回忆这十一个孩子,就像在悉心介绍自己的珍宝:安静到不能被忽视的姑娘小卿,爱戴眼镜的“皮小子”小帅,爱哭鼻子的“冷男”小强……曾有四中的老师说过:“到农村去吧,因为那里更中国。”在这里,她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和真实的世界,接触到居住在城市里很难想象的生活方式,接受了一次身心的“洗礼”。

一周的支教时间毕竟短暂。想说的话太多,而实际能做的却又太少。过好好说出了大多数支教学生的心声:

“我们终究不能为他们带去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是让孩子们知道,有一些人始终在关心着他们,即使不能做出什么大的改变,我希望,这能是一种念想,而不仅仅是一种怀念。”

学生的支教经历经过多年的沉淀,对乡村教育的部分情况有了如实的反馈。学校也意识到,四中作为一个拥有雄厚教育资源和社会担当的教育机构,可以为农村教育甚至整个农村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不是企业家校友,不能援建母校,但是做一些教育扶助还是力所能及的”

出身乡村的四中教师心声

2011年夏天,八位四中教师风尘仆仆地赶往江西省上饶县中。其中的带队教师是现任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执行校长、时任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师的黄春老师。而上饶县中,正是黄春老师的高中母校。

参与支教的老师在课堂里

黄春老师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铁山乡,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山村。他的小学生活就是在乡下度过的。

黄春老师回忆起那段学习生活,也不禁苦笑:

“学校的硬件条件自然是很差的。南方宗祠多,我们的小学校园就是祠堂改的。用篱笆隔出教室,没有围墙和天花板,没有黑板,没有教材。边上就挨着猪圈,还有一群养鸡养鸭的,上课的时候就听见周围鸡鸭一直在叫。”

而彼时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是令人担忧的:

“当时小学里几乎没有老师是师范专业的,都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甚至只是识字老师。后来我到乡镇上初中,到县城上高中。基本的生存条件不错了,但是即使是县城的老师也很少是读过本科的。”

后来,17岁的黄春考到南昌读大学,27岁的时候来到四中任教。周围的环境变了,但是心里一直存着对家乡那片“红土地”的牵挂。

工作后,黄春老师也经常回到母校去看望自己的老师。这些年来,不少家乡学校的硬件条件改善了,教育手段也比较前沿。老师们的学历水平今非昔比,本科毕业生教小学也不再是罕见事。

但是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中他感受到,虽然现在不少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不再成问题,但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从我上学那会儿起到现在,大部分的乡村教师还是以学生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其实我的高考也没有很好,上了比较普通的大学。但是工作之后最受用的倒不是考试的东西,都是自己瞎玩、瞎折腾造就了现在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收获。考试不应该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看到有些老师开始有这个想法,但是不太知道如何实践。”

他想,自己虽然不是企业家校友,不能援建母校,但是做一些教育扶助还是力所能及的。

于是在一次与刘长铭校长聊天的过程中,黄老师提起自己很希望能把四中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回家乡。刘校长听后对这个想法非常认同,就提议组织一批老师,一起去黄春老师的家乡支教。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不少有情怀的四中老师的热烈响应。于是,2011年夏季,“回报家乡支教行动”的初次活动就此成行,目的地:上饶县中。

第一次“回报家乡支教行动”参与教师合影留念

在那里,他们开设教学示范课,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把四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了这个南方县城里的中学。

之后,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这个行动计划中来,他们去往赵宏伟、李雄等老师的家乡开展了几期支教活动。北京四中与乡村学校间的壁垒被渐渐打破,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开始崭露头角。

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培训的问题很重要,这是办好乡村教育的战略性问题“

刘校长的教育理念         

组织学生、教师去往乡村支教,亲自前往多所乡村学校考察,刘长铭校长一直心系着乡村的教育问题。

他曾实地考察一所寄宿制农村学校:80个学生(包括学前两年到小学6年级),33名教师外加4名特岗教师,师生比几乎达到1:2,而且老师全部在编、每月工资都在5000元以上。无论是师资配比还是生均成本都与城市很多学校持平甚至超过。可是,走进学校,摆在眼前的却是:阅览室可能几年都没向学生开放过,书全堆在地上、本应供学生阅读的桌子乱七八糟;办公室里,老师的办公桌上只有一个烟灰缸,没有一本书。

对于乡村教育的出路问题,刘校长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觉得,有了钱,有了老师,教育质量不一定能够得到提升,还要看老师素质如何,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几年,对于乡村教育,国家和社会有了很大投入,但这并非是简单给“钱”就能办好的问题,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到人身上。”

目前大多数乡村学校主要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教师,一种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另一种是刚上任不久的年轻教师,尤其是刚从高校毕业,响应国家号召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特岗教师”。

刘校长认为,对于“老教师”来说,重新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是重中之重:

“在长期不稳定和落后的工作环境中,可能有些乡村教师的热情已被消磨,但只要通过有效手段和政策途径重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智慧,乡村教师群体一定会发挥他们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