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元校长忆掌校之初的北京四中(二)“圈地运动上”

上回书说到,王道元先生在食堂风波僵持不下、校长辞职、学校陷入“无政府状态”的“危急时刻”来到北京四中,巧妙平衡各方利害,化解矛盾,并逐渐赢得学生信任,重新将四中带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不仅如此,他还在这一过程中开辟了四中民主治校的先河。

然而这远非道元先生野心的全部。彼时清帝逊位,共和初建,时局动荡,百废待兴。王道元先生作为京师大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兼跨政界学界两重天地的人物,掌校四中可谓恰逢其时,有所作为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本篇推送将继续借道元先生之笔为大家回顾,他当年如何运用自己的才智与人脉带领四中开疆拓土、建设校园,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01 /

校园位置

四中自建校之初至今,百余年间主校区并无搬迁,一直位于西什库的后库一带。然而校园规模和结构却不尽相同。据王道元先生回忆:

它南邻硝磺库,北邻铁库。硝磺库迤北,现有顺直农学会,且附设了中等农业学校,与四中为近邻。迤北除豁裂了一块地基作法国坟,属前库天主教堂所管,便是旧铁库的房屋与地基。铁库垣墙周围三面空地约数十亩,又皆为农会所有。官道两旁有洋槐两行,后库地理大致如是,而四中就屹立在当中。

根据描述我们绘出了示意图

四中的位置大致与今日相同,铁库约略相当于操场,顺直农学会与今天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位置近似。

/ 02 /

整理荒地

王道元先生所接手的北京四中,远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那样井然有序:

前顺天中学除一排五个教室外,周围有槐树高与墙齐,大部空地,尽是蒿蓬满地,高可隐人,零砖碎瓦并散着许多不大整齐的大块石头,一片荒凉,触目皆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要照顾到学校有限的经费,于是校长便发动校工冬闲的儿子与学生一道因地制宜地改造起校园来。

看守后库北门的老朴有两个儿子,正在冬闲,找他们来包揽这一清除的活计,约定把茅草尽数送给他们,不取代价不扣工资,把散碎的砖瓦浮土在指定的地面堆起一个土台,大块方石一二人不易移动,自有工友或动学生们来帮助,约计在寒假前可能竣工。经过月余的整理,把大石块分摆在树间搞成桌凳式。土台垒积竟高可丈余,四周每面约达两丈。嫌它突兀,又架起一个草亭名之为“况亭”。预计开春遍植花木,辟为校园,经此一番清洁后,学生们早起在树下石桌温课常坐为之满。

可以看到这一过程可谓是双赢,校工得到了充足的茅草,而学校校园也整理一新。与此同时还就地取材搭建了土台、草亭和石头桌椅。校园建设不一定要花费巨资,更重要的是是否动了心思,是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而其整理校园的成绩,在1913年学务局的视学报告中也可得到佐证。报告称:

该校面积广阔,曩者地半荒芜。客岁以来,逐渐整理。除瓦砾,辟荆榛,或拓作游戏操场,或莳花植木以益卫生而资实验。极意经营,岁无隙地。近于西北隅筑花屋数椽以储植物,以不耐严冬者。邀之入览,生意欣欣。在部章中学校应设学校园,若该校之布置,虽未设有专园,已不啻纳学校于园之中矣。

而到了1915年,校园经营得愈发生机盎然,垒砌的小丘与草亭果然成为校园重要的景观:

校园位其南部及西偏,春华竞艳,新柳梳青,从此凡百嘉植,次第花开直到冬矣。西南隅叠土为阜,形取正方状如覆斗,掘础石列置其巅,如几可凭,如座可憩。前垒砖级数十层判升降路,登而临眺,南邻农场尽在一览。井亭起其北,颜曰枕流,旁辟菜畦亩许,桔槔灌溉,饶田家野趣。该园本形势之天然,殚经营之人力,虽木多新种,未尽成阴,然他年气象葱茏,培植要自今日始。学校树人,校园树木,其理一也。

虽然限于时代,没有彩色照片留存,但根据报告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彼时校园的美景。从春天到入冬前,不同的花卉渐次开放,让一年四季的校园都充满了色彩与生机。土堆的小山与层叠的石块,使得校园有了地势起伏,不再单调平淡。而广植树木,也为未来的绿树成荫奠定基础。

/ 03 /

扩展校园

然而随着学校发展逐步走上正轨,规模日隆,原有的地盘就稍显狭窄了。于是道元先生便把目光投向了学校旁边一直撂荒的铁库及其周边区域。他回忆道:

为谋四中将来发展,需要进一步规划。按环境自然条件,大有可能扩充的余地,学校北邻有三段环抱着铁库的荒地,它属于南邻农学会所管。而铁库则属财政部,向来无人过问,垣墙坏了并不补修。四中以那两处为目标,拟议分两个步骤向该管当局交涉,收归四中使用,所持理由是扩建校舍、讲室、校园,及办一中型规模的公共体育场。通过校务会议,决定这样进行。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