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希 | 从“一块屏幕”谈起:无论是否借助互联网,都应遵守教学原则

作者简介

1963年毕业于首都师大,任教于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师德楷模,北京市人民教师。

最近听说,借助互联网,某名校与千里之外的一所一般校携手,让一般校的学生直接听该名校的课。对此有两种反响,一说好,一说糟。究竟怎样呢?我想,借助互联网的教育,依然是教育。倘若其过程成功凸显着教学原则,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反之,则另当别论。

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不止一条,比如“因材施教”,就是条公认的教学原则。倘若不因材施教,就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也很难有什么积极性。不过,公认的原则也很容易被置诸脑后。

20年前,我曾被叫去参加一个会。一位大领导给布置任务:现代科技已经可以让我们实施远程教育了,我们完全可以把全国“牛顿定律”讲得最好的教师请来,让他讲课,播放到全国……接下来,便要求与会者回去把自己讲的最好的课录制下来,提交有关部门。这令我颇感疑虑——不知道学生在哪,我能把课上好吗?莫非“因材施教”用不着了?幸好,后来此事并无下文。但20年来,与此类似的事在不断复制。不少人以为把“优质课”放在网上就能大功告成,于是海量的“优质课”一波又一波被放到网上;“网校”如雨后春笋,“优质课”的音频,打开手机就能收听。这么做,不能说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公平”等良好愿望无关,也不能说效果都不好。但由此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显著效果,至今还没听说过。

远程教育并不错,关键是怎么搞。“施教”必须“因材”。教学原则所体现的是某种客观规律。倘若只是一厢情愿、简单化地推出“优质资源”,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因为教学活动具有双向性特征,有“教”的一面,还有“学”的一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仅把教学看成单向活动,“教”不“因材”,那么不管用不用互联网,都不妥。

图片来自天下网商

因材施教,是对教师很高的要求。“教者”不仅要洞悉学情,还要对“施教”内容不断因应调整。有件令我难忘的事,也许能说明这一点。我读“大三”时,去一所生源差的学校实习,年级是初一,小孩呆不住,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当时学校搞了次活动,请孙敬修来讲怎样学习。孙老师在解放前当过小学教师,解放后,广播电台设置“孙敬修讲故事”的节目“远程”播放,极受欢迎。那次活动,初一12个班的学生齐聚大礼堂,嘈杂不堪。孙老师上台开讲,安静了下来。他语调平和,不紧不慢,讲了一个多小时,全场无人维持纪律,居然鸦雀无声。我觉得他手上好像有无数根丝绳,哪些学生要骚动,哪些学生要走神,他已了然于胸,及时把哪根丝绳轻轻扽一扽,立时把孩子吸引过来。1000多个初一小孩,聚精会神听了一场“怎样学习”的报告,最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孙老师报告不是讲故事,也没搞形式上的“互动”提问——在当时设备条件下,如果让孩子发言,肯定无法让人听清。孙老师只是缓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怎样学习的道理,竟在一个多小时里始终保持着“教”与“学”的紧密配合。学生认真听,听得进,思想上的深度互动是显而易见的。孙老师的因材施教,真是炉火纯青!

这次活动令我受益终生。孙老师让我体会到,“材”是动态的,这块“材”、那块“材”是不一样的,而“施教”者既要透彻了解各种材质,还要手里有随时能够拉紧的“丝绳”。因材施教,不能单凭“教”者一厢情愿,也不能照本宣科。孙老师那次报告很成功,但倘若不是在那所学校,面对那些初一小孩,他的施教过程肯定不一样。他手里的“丝绳”很多,但绝不会不分场合“乱扽”一气。孙老师密切关注实际,这才形成了良性互动。

教学相长

由此,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带来良性互动的施教者一定是教师么?倘若从凸显教学原则的要求来看,未必!

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班级授课的体制肯定要保持。班级授课,是学生在几十个学习伙伴组成的集体中学习。学习伙伴,加上教师,构成了十分重要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与一个人独自学习很不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是重要资源,伙伴也是重要资源。学习伙伴的借鉴、互补、激励,其巨大作用有时会远远超过教师。《礼记·学记》里说的“教学相长”,是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这条原则告诉我们,在良性互动过程中,“施教”者的角色是可能转换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么!但遗憾的是,“学生资源”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毛泽东同志讲“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西方教育讲“合作学习”,这些至理名言显然有相通之处。我们讲优质教育资源时,实在不该把“学生资源”忽略掉!

图片来自天下网商


学生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今天的先进者与后进者,明天未必不能对调位置。
学生之间相互最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施教”也未必完全由教师完成。何况,像孙敬修那样善于因材施教的专家毕竟不会很多。所以,必须看到,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学有所得,未必是教师“施教”的结果,而是学生之间“因材互补”的结果。如果说朱熹说的“因材施教”有什么不妥,那么,我觉得这四个字容易让人对谁来“施教”产生错觉,没凸显“学生资源”的作用。不过若因此而向朱熹问责,当然是笑话。但我们今天用到“施教”二字时,却不应忽略学生资源的重要作用。

在班级授课的环境里,一个班的学习积极性高,班里每个学生的受益肯定多。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定不移之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都是很重要的教学原则。

“互联网+”时代,为远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许多便利。曾经出现过的弊端,但愿不再重复。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度重视优化班级教学环境,把优化学生资源的问题解决得更好些,尽可能多地营造些“良性互动”,那么,不管是远程教育还是非远程教育,肯定都能在凸显教学原则的坦途上,促成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封面|摄图网
美工|王雨田
编辑|范小彤
审核|李一川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