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游学课 | 人文十载 水流云在

古道中原,巍巍齐鲁,风雅江南
丝路汉唐,悠悠蜀风,两湖浩荡
遐眺闽越,节义江西,滇西国殇
中华人文地脉的文化价值与核心精神
我们孜孜求索
百年四中教师群体的实践经验
我们毫无保留

人文游学课
于鸿雁 · 主编

人文十载  水流云在

1

2016年9月新学年开学初的一天,中午吃饭,大家散坐在学校教工餐厅,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着刚刚过去的暑期和开学来的诸多杂事。我和赵利剑老师不禁再次谈起7月刚刚进行的“国殇•国魂——滇西人文游学”,游学现场师生们或慷慨高歌,或肃穆致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丰富我们的见识,震撼我们的心魂。“现在回想,仍然很激动。”我们发出同样的感慨。

“那你这么些年,组织过这么多次的游学,还有没有类似的游学场景让你同样难以忘怀的?”赵利剑老师问。

沉吟片刻,我笃定地回答:“有的。”

接着补充,“有很多次,有太多次。不过这样的教育情境的确是难以复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忘不了那年雪霁后静穆的二程墓园,敬献的黄色菊花在白色的天地里那么亮眼,灼热了我们的眼睛。

还有多次暮色四合时在王阳明墓下拾级而登,手轻轻拂过日本人重修此墓时留下的纪念碑,凝神望着圆形的巨大坟冢,山林里的安静将内心的声音放大。

眼前仍然可见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在泉州崇武古城,排成一排,面向大海,展开背包里的旗帜,一只五彩凤凰在海风中冉冉飘荡。

耳畔回响北京四中人文游学团队的晨读声,在河南嵩阳书院竹林前、在福建考亭书院牌坊前、在每个入住的宾馆四周……

生命中总是会有那些让自己忘掉自身的瞬间,或者一下子觉得自己无比伟大,或者一下子觉得自己无比渺小。那一瞬间无关荣辱成败,只是单纯到极致,只是投入到无心,只是超脱到忘却自己是一粒凡尘。

2

2008年2月1日,寒冬的清冷夜色里,我和连中国老师在学校正门前等待家长将最后一个学生接走,那是第一次人文游学的尾声,感觉既轻松平静又心潮澎湃。不经意间,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心绪,在十年里反复出现。

作为人文游学团队的成员,身为教育者的我们,中学校园里的一线教师,居然在一个课程的持续开展和不断完善中走过了十年,回想一下,游学的情景历历生色。

老师们在烦累的日常工作中,又凭空给自己增加了一些砝码。放学后师生为了行程和主题一次次开会讨论,与合作方频繁沟通确认细节,为了准备好游学主题讲座深夜灯光下奋战不已,这还只是游学的前奏;游学的每一个夜晚,转完入住宾馆的多个楼层,将学生所有房间都巡视一遍后,基本都要十一点以后了;跟自己家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微信,收到的提醒往往都是“千万别感冒啊”、“不要老熬夜啊”。

 西北游学中的朱勇、王志彬、于鸿雁、尹强老师

人文游学是辛苦的。不同于校园里的课程,带学生外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履行教育职责,没有片刻放松的时候。

2015年6月在四川竹海景区,前面走得快的男生在分岔口拐错了方向,因为山里信号不好电话始终打不通,朱勇老师暑热里疾行于山路,返回时一身衣服全部汗湿,发梢上滚落豆大汗珠

2016年11月,在嵩山三皇寨,王志彬老师和另外三位同学一起连背带扶,共同帮助腿部抽筋的同学一步一步挪下山,其他人在车上安静等待、默默祈愿;

十年十多个省份的游学足迹里,还包括了很多县市的医院,老师们将带学生去医院看病戏称为“获得了考察医院工作的机会”,多是因为学生轻微的感冒发烧,有一次是稍微严重一些的热水烫伤……

3

他人眼中的游学是怎样的呢?不必讳言,最开始,即便是身边的同事,也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以高大上的理由带着学生出去游玩;不过真的加入到课程建设团队中,态度立即就会有很大程度上的转变,身为人文游学带队教师,担负教育责任,甘苦自知。必须要说,游学是累的,然而,说出“累”的同时,老师们又会紧接着补充——“值得做,有意义”。

因为,游学可以成就学生。

在游学中,人文现场和自然风光一起养育着学生的精神。他们不断挑战自我,逐渐懂得何为优秀,何为卓越。人文游学促成生命自觉,丰富青春记忆。

因为,游学可以成就教师。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阅读,应当是教师的生活常态和工作常态,而脚步丈量中的亲历和体验,是另外一种更为重要的阅读。游学中无处不在的课堂以及每晚的讲座,则是阅读与亲历结合后,提升教育智慧的最佳途径。

人文游学课行后文集

十几个游学专题的创建和解读,三十多本游学行前读本和三十多本游学行后文集,学生、家长及教育届同仁对这一课程的倾情认可,是对课程建设团队十年来不惮辛劳的最好回馈。

下列人员是北京四中人文教育工作室核心成员,是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担纲者:

袁海萍、高耀敏、陈年年、杨志刚、夏鹏
张    凯、朱   勇、王志彬、王楚达、尹强

师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的教育体验,多元的教育智慧,相近的教育理想,促进了游学课程内容的丰富、质量的提高。在本书第六、七章内容的编写上,大家各有分工,各有贡献。

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归巢,一届届学生走进这所校园又从这里走出。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的词句很是应景。

4

感谢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教研员连中国老师,我们一起踏出了第一次人文游学的步子。

感谢北京市特级教师李家声老师,他不仅是我语文学科教学上的引路人,也是人文游学教师团队里的“定海神针”。

感谢一路上同行的所有人,感谢合作的导游和领队,让游学从设想成为可能。

感谢可爱的学生们,游学时师生同吃同住同行,师生亦成同学,和年轻的学子在一起,教师们永远青春飞扬。

感谢北京四中的教育平台,校长办公会对每一次人文游学申请的认真批复和全力支持,让这一课程获得了生长和发展的土壤。

贾思盈 / 摄

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的学者与单位,包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还有所有热忱接待过北京四中游学团队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感谢学校教科室刘刚老师的不断催促、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代周阳编辑的热心帮助,让人文游学课程的样貌得以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来,以取得更大范围内的交流机会。

最后,祝愿北京四中在一百一十年后的教育实践之路上走得安好,稳健!

内容简介

十三位名师联合签名版

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四中的人文游学课程及操作过程,对人文游学进行了概念界定;总结了人文游学课程的内容,研究其建构的科学性;思考实施人文游学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教育原则和教育模式;研究实施人文游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及教育效果,通过大量的事例传达出人文游学的教育价值。作者创建并参与了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通过对课程建设过程的梳理,探索并提炼中华人文地脉的文化价值和核心精神;在书稿内容上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北京四中的实践经验,彰显出百年名校教师群体的教育理想。

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四中语文”
编辑|范小彤
审核|李一川

关于作者: 四中校友

E-mail:szxy@bhsfer.or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